1.【中文譯音符號採通用拼音方案對編目有何影響】
問題:“通用拼音方案”對大專圖書館編目或其他作業是否有影響?又對於抄編國家圖書館書目記錄,是否也有影響?
參考答案:注音符號之譯音符號主要有“羅馬拼音方案”(例如威翟式)和“漢語拼音方案”兩種。早期曾通用“威翟式羅馬拼音”,目前則以“漢語拼音方案”為主。譯音方式對圖書館界衝擊基本上比較小。圖書館部門可根據本身之特色及需求,在“威翟式”(或“漢語拼音”)與“通用拼音”之間選擇一種。
More...
2.【為何“茲”字四角號碼為“8073”】
問題:“茲”字的部首屬“艸”部,為何“茲”字四角號碼是“8073”,而不是“4473”呢?
參考答案:漢字四角號碼之取碼,依其規定應以楷書字形為主。查檢有關詞典,“茲”字有屬“玄”部,有屬“艸”部。分部不同,表示其字形有別。準此而論,“茲”字楷書之上半部有從“ ”和從“艸”兩種不同寫法。字形若從前者,其四角號碼為“80”;字形若從後者,其四角號碼為“44”。由於四角號碼檢字法之編訂者,以前者為準,故“茲”字號碼自然取為“8073”。
More...
3. 【匣式錄影帶和卡式錄影帶之差異】
問題:請問匣式錄影帶和卡式錄影帶之差異何在?編目時應如何分辨?
參考答案:錄影媒體基本上可分為錄影帶(videotape)與影碟(video disk)二種。其規格有盤式、匣式與卡式3種,目前以卡式為主。匣式與卡式不同之處,主要在於卡式錄影帶有一層塑膠外殼作為保護,形制較小;而匣式的形制則比較大。其次盤式錄影帶(videocartridge)需要特定的播放系統,而卡式則無此限制。至於編目時卡式與匣式兩者分辨問題,在產品外觀上通常會註明其形制。
More...
本專欄由國家圖書館編目組陳友民先生主筆。
更多分編問題解答,請至國家圖書館編目園地–分編問題探討。
▲
Top
|